杜特蒂同黨的拳王巴喬(Manny Pacquiao)人馬8月29日選出參議員皮門特三世(Aquilino Pimentel III)為新任黨主席,試圖把杜特蒂趕下主席大位。
亦即,雖然泰國政府致力於在海外打造最正統的泰菜形象,但在面對自己國內非曼谷區域的特色菜餚時,其實也並沒有堅守住保持本味的立場。強力維持傳統、試圖掌控變化的範圍,也可能降低泰國料理多元發展的可能性。
泰國各地區使用的特殊辛香料、食材和調味料,都讓我大開眼界,發現原來泰國菜不只是咖哩或涼拌青木瓜沙拉而已。原來我們這些外國人印象中的泰國菜,也是泰國政府刻意創造的結果。在第二學期開始學習泰國各區域特色菜品時,主廚也提到這是外國學生比較難掌握的一學期,因為通常和外國學生的過往經驗有很大的落差,事實操作上也是如此。當時發現光是辣椒醬就花費了好幾堂課學習,但這完全不是過去在台灣會吃到的泰國風味。另外由於海外客人在泰國餐廳有重複點相同菜色的傾向,Suan Dusit大學的教授Amaraporn Wongphak在一場如何促進泰國菜在海外發展的研討會中,提出了13種外國客人最喜歡的菜品,分別是:泰式炒粿條、烤鴨咖哩、椰汁雞湯、沙嗲豬、酸辣蝦湯、腰果炒雞肉、帕南紅咖哩、炒打拋、炸蝦餅、涼拌碎牛肉、香蘭葉炸雞、烤雞和青木瓜沙拉,和「泰精選」電子食譜中的菜品有許多重疊。
因此,泰國政府是在外國人能接受的泰國菜範圍中,盡力在國際上進行標準化與正統化,而這個過程多少犧牲了國內各區域的風味特殊性,這或許是以「國家」為單位推動美食外交的不得不然。然而,泰國美食只是這個國家的一部分而已,我們最熟悉的泰國是和善又美好的微笑國度和旅遊聖地,但這個國家還有許多我們不熟悉的與不習慣的那一面,嚴峻的政治情勢、升溫的疫情與警察執法暴力等,都與讓人心醉的泰國美食並存,是現今泰國社會的面貌之一。第三、無核心技術沒有前途:對電動車來說,硬體核心技術主要是指電池、電機和電控,即人們常說的「三電」系統。
而自動駕駛晶片、智慧網路系統、超級充電技術都非常關鍵。面對激烈的電動車市場,分析師指出有三個致命錯誤千萬不能犯。但近來汽車產業晶片荒嚴重,嚴重打擊工廠生產進度。股東變對手,雷軍創立小米汽車對戰蔚來、小鵬汽車 小米表示,公司由集團創辦人兼首席執行長雷軍直接領導,過去5個月已經進行大量客戶研究,組織了許多專業人才,目前小米電動汽車目前擁有300名員工。
第二、不能偏廢硬體,軟體應用更重要:以特斯拉來說,完全自動駕駛技術,佔據其市值三分之一,也就是說自動駕駛軟體,才是特斯拉來的主價值。中國著名的手機業者——小米(Xiaomi)9月1日正式註冊電動車業務,表示該公司不再是紙上談兵,而是提槍上陣攻入電動車領域,而其子公司命名為「小米電動汽車」,資本額達15.5億美元(新台幣434億元),未來將投入100億美元(新台幣2800億元)發展電動車。
他指出,小米為造車準備的資金彈藥,也並非特別充裕,決心「賭上一切」造車的雷軍,能夠如何改變新造車行業,外界拭目以待。未來Deepmotion將協助小米進一步發展自動駕駛功能。他表示:「造電動車的兩大支柱,技術和資金,小米都準備好了。2015年左右,小米創辦人雷軍創立順為資本,先後於兩年內投資中國電動車公司: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,當時並未佔太多股份。
例如,蔚來曾宣布自2021年3月,合肥江淮蔚來製造工廠暫停生產5個工作日。軟體應用的「毛利」,僅次於動力和電池系統,而小米投資了自動駕駛初創公司Momenta,該公司擁有輔助駕駛到自動駕駛的技術,小米未來如何結合更值得期待。而小鵬當時於2019年進行的4億美元C輪融資中,小米則透過旗下註冊在英屬維京群島的Fast Pace Limited公司投資了5000萬美元,雷軍事後對外評價自己是「極度保守下的極度冒進」。有最好的智慧系統,還有人民幣1080億元的現金儲備。
目前中國市場由理想(LI)、小鵬(XPEV)以及蔚來(NIO)汽車,佔據銷售排行榜前三名,中國車圈常以「蔚小理」,形容中國車市的新勢力,而雷軍與中國電動車發展有密切個關係。「我決定親自帶隊,這是我人生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」雷軍強調。
楊曉鶴強調,擁有自己研發晶片的核心技術能力,不僅意味著能夠抵禦各種黑天鵝事件,避免被迫停產外,更重要的是,能夠將行業定價權掌握在自己手中。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曾直言,以自產自動駕駛晶片來說,雖然技術難度不大,比手機晶片更容易製造。
但由於中國電動車市場,已經被蔚小理三大車廠所佔據,造車成本中無法和其競爭,小米汽車只能走入高階市場,才不會陷入削價競爭的惡性循環有消息人士向《美國之聲》指出:「如果北韓可以迅速處理書面作業,那他們就可以獲得疫苗。韓國、中國和俄羅斯都曾表態要對北韓提供疫苗,就連美國拜登政府都對此表達開放態度,但北韓不太可能接受來自「南方鄰國」的疫苗,更曾警告美國的人道主義是在干涉內政,如今還拒絕了中國的科興疫苗。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(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e)指出,北韓今年可能面臨約86萬噸的糧食短缺。不敢說有多少,但他們過去如果有接受GAVI的要求,那現在事情應該要很順利。儘管如此,賈卡爾談到,北韓並未表現出疫苗接種的急迫性。
「這不是在說政府在危機中照顧了他們的人民」Petrov強調,他認為金氏家族和軍隊嚴格控管北韓的經濟與自由,讓政權能夠以他們認為最有效的方式分配有限的資源,也使他們得以實施世界上最嚴格的邊境封鎖,以應對國際上的COVID-19疫情。全球第一個在疫情中封鎖的北韓,可是70年來的「封鎖老手」 澳洲國立大學的訪問學人Leonid Petrov在亞洲與太平洋政策學會(Asia and the Pacific Policy Society)中的發表指出,北韓在2020年1月23日成為全球第一個因COVID-19而封鎖邊境的國家,金正恩顯然是擔心這個外國來的病毒會威脅到北韓人民、和他手中所握有的權力。
韓國央行估計,孤立之下的北韓去年的GDP大降4.5%,是過去20年來最嚴重的下降幅度。那對北韓而言,下一步是什麼?「不管疫苗是不是萬靈丹,都可以有效幫助資源匱乏的北韓迎戰病毒、並安全地重啟邊界」賈卡爾表示,「但即便北韓繼續受苦,這個國家(至少到目前為止)都還仰賴他們選擇的抗疫方式,以及擁有多年經驗的隔離措施。
北韓從1950年代開始就奉行「主體思想」政策,而北韓之所以能在蘇聯解體、共產主義集團崩潰後,還好端端地存在,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國家在經濟獨立上的堅持。邊境封鎖仍重創經濟,那北韓到底有沒有打算輸入疫苗? 然而,對北韓、或其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而言,取得疫苗究竟有多重要呢? 英國BBC國際媒體觀察部的記者賈卡爾(Pratik Jakhar)在《Foreign Policy》提到,金正恩於2020年10月的演講中,為了國家所面對的挑戰流下眼淚,「北韓的局勢到底有多糟?如果這個政權承認國家的確面臨困境,那可以很肯定地說,情況真的非常糟糕」賈卡爾表示。
但另一方面,當時作為主要生產國的印度也因確診病例激增,所以暫停疫苗出口。」 在這170劑AZ疫苗的協商之中,北韓除了質疑AZ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外,還不願簽署發生副作用的免責聲明,並且拒絕國外人士在運送疫苗時入境北韓。另外,對北韓來說,從國外公開獲得疫苗也會對政權精心打造的「自力更生」形象造成嚴重打擊。這代表北韓必須在不需冷鏈技術的AZ疫苗、以及中國或俄羅斯製造的疫苗之間做出選擇,而目前尚不清楚北韓是否有考慮過嬌生疫苗。
根據《美國之聲》7月的報導,北韓當時在COVAX的疫苗分配措施上就幾乎沒有採取任何行動,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(GAVI)之間的協商更是已經停滯數個月。對此,《美國之聲》認為,北韓似乎對外宣稱國際疫苗短缺是疫苗輸入的主要阻礙,還在5月的一份聲明中,批評許多國家自私地囤積疫苗,並讓全球的生產陷入瓶頸。
賈卡爾認為,邊境封鎖措施已經摧毀了本來就受創的北韓經濟,並加劇了糧食短缺和人道危機。負責管理全球COVID-19疫苗平台(COVAX)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(UNICEF)指出,至今宣稱零確診的北韓,拒絕了COVAX所分配的300萬劑中國科興疫苗,根據《路透社》報導,北韓認為這些疫苗應該要送到那些疫情嚴重的國家。
Petrov認為,事實上,北韓老早就對邊境封鎖做好準備。相關人士則指出,北韓尚未接受國際間冷鏈升級的提議。
但同時,北韓官媒《勞動新聞》的一篇社論卻又提到國外生產的疫苗「不是萬能的」。曾質疑AZ疫苗安全性,北韓非首次拒絕國外疫苗 事實上,這也不是北韓第一次拒絕國外贈與的疫苗。北韓沒有穩定的供電,更別提運送疫苗所需的保冷箱,因此以mRNA技術生產的輝瑞及莫德納疫苗根本難以輸入北韓。北韓清楚了解,自己沒辦法獲得足夠的疫苗來防止社區傳播,賈卡爾對此講了公道話,認為沒錢購買疫苗以及冷鏈技術確實也是原因之一
不敢說有多少,但他們過去如果有接受GAVI的要求,那現在事情應該要很順利。那對北韓而言,下一步是什麼?「不管疫苗是不是萬靈丹,都可以有效幫助資源匱乏的北韓迎戰病毒、並安全地重啟邊界」賈卡爾表示,「但即便北韓繼續受苦,這個國家(至少到目前為止)都還仰賴他們選擇的抗疫方式,以及擁有多年經驗的隔離措施。
但另一方面,當時作為主要生產國的印度也因確診病例激增,所以暫停疫苗出口。賈卡爾認為,邊境封鎖措施已經摧毀了本來就受創的北韓經濟,並加劇了糧食短缺和人道危機。
對此,《美國之聲》認為,北韓似乎對外宣稱國際疫苗短缺是疫苗輸入的主要阻礙,還在5月的一份聲明中,批評許多國家自私地囤積疫苗,並讓全球的生產陷入瓶頸。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(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e)指出,北韓今年可能面臨約86萬噸的糧食短缺。
顶: 7踩: 89362
评论专区